与孙歌相遇:重建我们的思考习惯
与孙歌相遇:重建我们的思考习惯
端午前后,持续了大约半个月,作了一次比较“理论”的阅读。这都是拜孙歌先生《历史与人: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》(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)一书所赐。这书才200来页,记得拿到书是在一个周六的晚上,周日上午读了第一章,有如登临高山,心旷神怡。下午便跑去图书馆借来作者此前出版的几部书,以及书中提到的几种经典著作,后来又在网上买了几种,有的读来酣畅淋漓,有的颇费琢磨,硬着头皮也啃下来了,颇有所获。
《历史与人》篇幅不大,内容却很丰富,而且是作者经年深思所得,其目的就是要重新培养一种知识感觉,或者更直接一些说,改造我们的思考习惯。限于篇幅,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书中涉及的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,一个是该书副标题所指出的“普遍性问题”,一个是历史学经常遭遇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。对于前者,“我们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诘难:某某讨论的问题只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问题,所以没有普遍性;或者某某的讨论不具有代表性,因为这个讨论局限在一个特殊的群体上;等等”。可是,怎样才算具有普遍性?怎样才不算“特殊”?作者直言,“我们所习惯的普遍性知识感觉,其实是一个没有被追问也经不起追问的东西”。这背后的问题是,我们经常有且只有一套标准(奉为圭臬),比如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和对待社会科学、人文科学(于是轻视社科、人文的研究),比如以欧美的文明标准来要求其他文明(由此产生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线性历史观),而忘记了“参差多样乃幸福之本源”。此前大家往往是在无数个别性(即“参差多样”)中寻找所谓“共性”,“抽象”出某种“普遍性”,对此作者援引陈嘉映先生的“平移的普遍性”,转而关注“特殊性”本身(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个性的),真正站在ta的立场理解ta,而不是简单地以外在的标准来要求ta。
这样说可能还是太抽象了。其实,作者背后的关怀极为深刻,当我们把西方的价值观(所谓“理论”)直接照搬过来的时候,不考虑具体的语境,是很难培育出我们想要的东西的,很可能适得其反。俗话说: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作者并不否认自由、平等、博爱这一套“普世价值”本身的高远和美好,只是提醒我们,如果把这套价值观标准化、唯一化——僵化,那么就很容易甚至必然会造成“以自由之名,行专制之实”,“以解放之名,行侵略之实”的悲剧,这种剧目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重演,让人慨叹莫名。作者敏锐地指出:“所有的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,西方的理论表面上看是抽象的,但是它面对的知识传统和时代课题却是非常具体的。”同理,民主也是我们应该追寻的,但民主的具体操作是可以而且应该因时因地制宜的,而不是拿一个模子来硬套。
接着说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。我们常规的思路是,历史上某件事发生了,我们往往会说这是历史的偶然,但又是历史的必然——这里潜藏的意思是:历史是有轨道的、有方向的(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五阶段论)。比如最近世界杯比赛如火如荼,德国队被韩国队以2:0淘汰出局,朋友圈一片哀鸿(因为我们预设德国是夺冠的种子球队),有的人可能就会找出各种因素来分析,然后“上升”到“理论”高度:你看,德国队败北,这看似偶然,恰恰也是必然。而作者冷静地指出:在这种思路下,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的,偶然性是没有价值、没有意义的。可是真是这样吗?
在讨论这个问题时,作者汲取了爱德华·卡尔在《历史是什么》这个经典小册子中的智慧。“卡尔在揭示历史的偶然性时说:历史学家总是假设选择的机会是开放的,并且继续解释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一条道路,而不是另外一条。”那么,怎样才能走上正道呢?关注偶然性——我们要以偶然性本身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。也就是说,历史学者的任务是去分析为什么历史选择这样的偶然,而不是其他的偶然。马克思说,“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,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。”今天我们更可以说,历史就是由偶然性构成并决定的。作者在书中就卡尔和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了细致的辨析,值得反复咀嚼,因为我们惯常的思路往往被“必然性”收编。
对这个问题,深受柯林伍德影响的何兆武先生在1988年发表的《可能性、现实性与历史构图》(收入《可能与现实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)一文中就直言:“史学家的职责可以说就是要解释:为什么实现了的恰好是这样一种可能而不是另外一种可能。”“仅仅把自己局限于史实的历史学家,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历史学家。因为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思索一切可能性和它们的系论;一个历史学家而不能这样地思想的,就应该谥之以歌德的诗句:‘你只是个忧郁的过客,在这阴暗的尘寰。’”更进一步,何先生斩截地说:“‘历史的必然’作为历史学中的一条指导原则是能够成立的,但只能是在更高一层的意义上:那就是,它是非必然性的必然,是承认可能性的必然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《历史与人》是孙歌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系列讲座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,所以亲切可读,而不像高头讲章那般让人望而生畏。书中还谈了不少非常有意思的问题,而最重要的是,在我们不曾意识到错误的地方(或者虽有朦胧的意识而思考不周、不深的地方),作者针对这种“日用而不知”的知识感觉、知识习惯,做了深入的解剖,让我们跟着沉思,跟着“搏斗”,进而打开思想的天地。
【悦读】
【封赏】